《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發布 上海將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2018-01-05 來源:解放日報
1月4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發布,它將引領上海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四條底線:探索超大城市轉型路徑
“上海2035”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作為一根紅線貫徹始終。記者從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2035”在規劃編制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轉變。
首先,由注重經濟導向,轉變為更加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上海2035”在目標定位上,更加關注“人”的需求,將在上海生活、工作、學習、旅游等不同人群對于城市發展的愿景,真正反映和具體落實到規劃中。在實施策略上,積極適應未來生活方式轉變趨勢,更加強調“社區”這一城市基本空間單元的建設,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組織緊湊復合的社區網絡,促進生活、就業、休閑相互融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其次,在資源環境緊約束的背景下,“上海2035”轉變了規劃的思維方式,明確上海的城市發展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嚴守土地、人口、環境、安全四條底線,實現內涵發展和彈性適應,探索超大城市睿智發展的轉型路徑,力爭成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人口規模方面,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緩解人口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緊約束之間的矛盾,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左右,并作為長期調控目標。在常住人口基礎上,以實際服務人口需求進行公共資源配置,提高城市對服務人口的基本保障能力。城市住房養老、基礎教育、體育、綠地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以滿足常住人口需求為主。水、能源、安全、交通等設施需要滿足實際服務人口的需求,規劃考慮在常住人口基礎上預留20%以上的彈性。文化、醫療、教育、體育等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需要滿足常住人口以及更大區域內人群的需求。
土地資源方面,上海未來將嚴守建設用地總量的“天花板”,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內。進一步優化用地結構,適度減少工業用地比重,增加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的比例。加強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堅持“整體保護、積極保護、嚴格保護”的原則,中心城區從“拆、改、留”轉向“留、改、拆”,以保護保留為主,不斷拓展保護對象體系。
生態環境方面,錨固城市生態基底,全面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用地只增不減。加強生態空間的保育、修復和拓展,從城鄉一體和區域協同的角度加強生態環境聯防聯治聯控。
安全保障方面,加強水資源、能源和信息基礎設施支撐保障,提升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能力,強化防災減災救災空間保障和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應急響應能力和恢復能力。
空間體系:順應全球互聯區域協同
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全球城市發展,“上海2035”也致力于構建更加開放協調的發展格局,呈現“全球互聯、區域協同”的規劃視野。充分考慮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生活、生產、治理方式產生的深刻影響,在空間和功能布局上予以積極應對。從更開闊的視野、更高的定位去研究上海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框架,形成“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空間體系。
在區域層面,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發揮中心城市作用,推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區域交通一體化,積極落實推動近滬地區(90分鐘通勤范圍),推動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周邊城市協同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創新合作模式,構建區域系統發展新機制,實施設施共享、交通互聯、文化共融、生態共保、區域共治。
在市域層面,構建“一主、兩軸、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間結構,控制中心城周邊區域蔓延,發揮新城、新市鎮縣人口和帶動地區發展的作用。
“一主、兩軸、四翼”,即:主城區以中心城為主體,沿黃浦江、延安路——世紀大道兩條發展軸引導核心功能集聚,并強化虹橋、川沙、寶山、閔行4個主城片區的支撐,共同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區。“多廊、多核、多圈”,即基于區域開放格局,強化沿江、沿灣、滬寧、滬杭、滬湖等重點發展廊道,培育功能集聚的重點發展城鎮,構建公共服務設施共享的城鎮圈,實現區域協同、空間優化和城鄉統籌。為錨固市域空間格局,統籌市域生態、農業和城鎮“三大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市開發邊界和文化保護控制線,形成“三大空間、四條紅線”的空間管控體系,確保城鎮空間不被突破,生態、文化空間不被侵占。
與市域空間格局相適應,形成“主城區——新城——新市鎮——鄉村”組成的市域城鄉規劃體系。其中,主城區包括中心城和中心城周邊的寶山、閔行、虹橋、川沙4個主城片區。新城重點建設以區域重要功能廊道為依托、規劃人口規模在50萬以上的嘉定、松江、青浦、南橋、南匯5個新城。新市鎮突出統籌鎮區、街道、集鎮和周邊鄉村地區的作用,分為核心鎮、中心鎮、中心城周邊鎮和一般鎮協同發展。鄉村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宜居功能,重點保護歷史文化特色村莊,適度保留資源環境較好、綜合評價較高的村莊。
在此基礎上,以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和滿足市民多元活動為宗旨,結合城鄉空間布局,構建由主城區和郊區兩類地域,中央活動區(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區中心和社區中心四個層次組成的公共活動中心體系。中央活動區包括小陸家嘴、外灘、人民廣場、徐家匯等十幾個區域,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商務辦公、文化娛樂、創新創意、旅游觀光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城市副中心包括五角場等9個主城副中心、5個新城中心和金山濱海地區、崇明城橋地區2個核心鎮中心等,發展面向長三角和市域的綜合服務中心,兼顧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地區中心和社區中心主要承擔所在區域的公共服務。